|
|
|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> 展会直通 |
|
|
中国有多少宝贝?(七)
来源于:星球研究所 瞭望智库
房屋中还要装点大量瓷器
明清瓷器一改宋代的素雅风格
彩绘瓷成为时代主流
花鸟鱼虫、才子佳人等民间喜爱的题材
被绘制在瓷器之上
(明代五彩鱼藻纹盖罐,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)
▼

这种风格在皇帝身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
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
上下装饰的釉彩达15层之多
再加以各种吉祥图案
六幅写实图画
被人称为“瓷母”
(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,高86.4厘米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)
▼

欧洲的贵族也喜欢以中国瓷器装点房屋
但他们的方式却大相径庭
葡萄牙里斯本的桑托斯宫
使用260件青花瓷装饰天花板
效果令人目眩
(葡萄牙里斯本桑托斯宫的“瓷器天顶”)
▼

瓷器之外
明清家庭还需要展示对文化的品味
一系列精致的文房用具
例如砚台、奇石、毛笔、印章
都是必要陈设
(歙石螭边长方砚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)
▼

对文房用具的大量需求
使得每一个产品都被细致分出最佳的产地
例如浙江湖州的湖笔、广东肇庆的端砚
安徽古徽州的徽墨、宣城的宣纸等等
国家最有才华的匠人
也因此建立了个人品牌
甚至涌现了知名的女性工匠
(清代苏州女工匠顾二娘制作的砚台,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)
▼

绘画在房屋中同样必不可少
苏州、扬州等商业城市拥有大量职业画家
客居扬州的郑板桥便是其中之一
他的墨竹、兰花、奇石
几乎是大批量反复生产
成为明清人家中的屏风、挂轴、扇子等等
(郑燮墨兰图扇页,清代,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)
▼

5
尾声
君王贵族、文人雅士、市民工商
以及他们背后的匠人技工
共同创造了中国文物的辉煌
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
因战争、抢掠、偷盗等原因
大批中国文物流失海外
总数超过1000万件
对于我们而言
不仅要了解这些文物
还要了解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
它是中国人的文明史
是中国人的创造史
是中国人横跨2万年的众生相
|
|
|
|
|
|
|